“双减”进行时,作业研究初显成效 ——苏州市浒墅关中心小学校十月份教学“七认真”检查
天微凉,日渐短,做好“双减”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如何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我校各教研组期初围绕本学科、本年级的作业设计思路进行了商讨,各备课组也在集体备课时将作业设计的研究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究竟成效如何?为深入了解情况,我校组织了十月份教学“七认真”常规检查,本次检查重点是学生已完成的周周练,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负责。
通过检查与反馈,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开展作业研究工作中的闪光智慧,他们从起初的茫然正一步步走向清晰,正所谓“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多渠道引领的作业设计
我校教师在研究单元教学任务、要求和重点的基础上,制定单元作业目标,针对单元学习的不同阶段自主设计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旨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品质。
学前准备型作业——让学生带着一些简单的问题初读课本、搜集资料,引领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学时练习型作业——改变传统作业的单一形式为多种形式的作业,涵盖演绎类作业、实践类作业等,引领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后扩展型作业——链接相关知识,合作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领学生把目光投向书本之外更广阔的天地。
多学科联动的作业设计
老师们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到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巧妙设计多学科联动的作业。
当你看到综研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成为语文作业本上一篇篇优美的作文时,当你看到数学作业本上出现了一则则日记时,当你看到英语作业本上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和创意图配文时,你能感受到学生们对于这些作业的用心,因为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发现,学生们能够真实地接触生活。
多层次的作业设计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在“一刀切”的作业面前,这个美好的教育愿景很难得以实现。此次的“七认真”检查反馈中,我们看到老师们努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了作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作业被划分成“必做和选做”,或根据难易程度被标以不同的星级,又或者“同一作业、不同要求”,这样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完成,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双减”政策关于“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减负必须提质。作业,作为牵动学生校园学习质量和校外成长质量的重要引擎,需要学校花时间、花精力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思考。未来的研究之路还很长,我们仍将且行且思!
摄影:陆秋怡、丛牡丹 撰稿:丛牡丹 编辑:朱昕怡 审核:赵虹
用户登录